在選購瓷磚前一定要計算好需要鋪貼的面積,現在不少的建材商店都備有換算圖表,購買者可根據房間的面積查出所需的瓷磚數量。有的圖表只要了解墻面的高度和寬度便可查出瓷磚的用量。同時瓷磚的外包裝箱上也標明單箱瓷磚可鋪貼的面積。
在測算好實際用料后,還要加上一定數量的損耗。
此外,選購素色的瓷磚時想要加入一些有鮮艷顏色的瓷磚加以點綴,可先對貼瓷磚的墻面進行設計,這樣估算數量就簡單了。也可以將紙剪成瓷磚大小貼在墻面,這樣雖然花費時間,但可以看出鋪貼的效果,同時測算出的用量更加確切。再有,選購瓷磚最好是購買同一批號的箱裝瓷磚,以避免顏色的不同。
訂的瓷磚就送到了,一共好幾十箱根本沒辦法一箱一箱拆開來看,我們只好把每一箱磚抱起來用力搖晃幾下聽聲音。這個方法對檢測瓷磚有沒有碎非常有效,要是聲音敦實沉悶,那說明瓷磚沒有碎片;若發出較脆的瓷片碰撞聲,那這箱磚肯定有問題。周六所有的磚聽起來都不錯,但周日驗收陽臺磚時我們就聽出問題來了——覺得聲音不對,把箱子打開一看里面果然碎了三片磚。
不過,聽聲音的方法有些粗糙籠統,只能大而化之地檢查出瓷磚有沒有碎,對于一些瓷磚的小問題根本沒法檢查出來,比如,瓷磚裂痕、瓷磚角破損、瓷磚釉面問題等,為保險起見,最好還是抽樣打開箱子檢查幾片。另外,花片和腰線一定要仔細檢查,往往瓷磚的問題都發生在這兩種磚上。
當初在選磚時我就提出來要在磚上做滲水試驗,可惜所有的樣磚都貼在樣板墻上我們只好悻悻作罷。等所有的瓷磚都送來后,我突然想到要做個滲水試驗,隨即拿出一塊廚房墻磚,在背面倒上水——我們最不愿看到的畫面發生了:水在不到3秒的時間內就滲了下去,把磚反過來一看,有釉的這一面已經有一大片特別明顯的水漬痕跡。我們趕緊把配套的地磚拿出來也試了一下,滲水速度基本相同,接下來我們在另一個品牌的衛生間磚上也做了測試,衛生間磚安然無恙。我和范范意識到由于當初選購時的疏忽,我們買了很多質量較次的磚。(一般來說, 貼磚施工前,所有的磚都要泡水后方能開始貼,也就說合格的磚都要能吸水,特別是墻磚,那些不吸水的磚根本沒法貼牢,但是對于致密性高釉面好的磚,滲水速度相對較慢,瓷磚正面水漬痕跡面積不會太大。)
還好,這些磚是通過裝修公司訂的,和材料員聯系以后他同意給我們進行免費替換,又舒了一口氣。
買貼瓷磚的小貼士:
1、 選磚時一定要給自己看中的磚上做滲水測試,若瓷磚滲水速度太快說明瓷磚致密性不夠好;若一點也不滲水說明瓷磚根本沒法用。另,致密性高的瓷磚掂起來很沉,找幾塊尺寸相同但價位不同的磚來掂一下就感覺出來了;
2、 購買瓷磚時最好和賣家協商送、退、換貨事宜。一般來說,瓷磚要達到一定平米數(片數)賣家才肯送貨,而且送貨也只能送到樓下不負責搬上樓;賣家一般承諾免費補退貨一次,換貨可能需要客戶承擔運費;我們是通過專修公司訂的瓷磚,價格可能稍貴,但送退換貨就方便多了。另外,剩余瓷磚退貨都是以片計算,且泡過水的磚不能退;
3、 深色的瓷磚輻射較強,一定要謹慎選擇;
4、 廚房最好選擇光面轉,便于清洗;
5、 選擇低價位的大品牌瓷磚一定要謹慎,我剛才說的滲水那款磚就是個例子;
6、 瓷磚按照燒制工藝、制作原材料、尺寸、用途等分為很多不同種類,選購時需要多做比較;
7、 購買按片計算的瓷磚注意一下尺寸,那些你覺得便宜的瓷磚有可能尺寸較小,鋪貼總價也便宜不了多少;
8、 幾乎每個瓷磚銷售店中都銷售至少兩個品牌的瓷磚,購買時一定要問清楚自己中意的瓷磚是店面品牌磚還是代售品牌;
9、 有些仿古地磚(或根據主人喜好)鋪貼時需要進行特殊的留縫處理,可以到建材市場購買專用的夾子,控制縫距;
10、 很多裝修公司報價中,鋪貼瓷磚時只負責用白水泥勾縫,用業主購買的專用勾縫劑需要加人工費;
11、 鋪磚時,墻磚一般用濕鋪法,地磚一定要用干鋪法,干鋪濕鋪的區別在于水泥砂漿配比。